朱寿一听这话,精神头猛地一振。他上辈子可是金庸老爷子的铁杆书迷,《倚天屠龙记》不知道翻了多少遍,里面诸如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的经典场面,至今还能让他津津有味地讲个不停。

但他心里门清,这现实中的明教跟小说里的可不是一回事,虽然没了那些神奇的武功,可实际影响力比书里要强好几倍。

唐朝安史之乱时,帮大唐稳住局面的回纥,就把明教当成了国教,那时候它还不叫明教,名字是摩尼教。

摩尼教趁着这波机会,彻彻底底地在炎夏扎了根,甚至还曾受到唐朝皇室的青睐。

后来唐武宗灭佛,摩尼教这些外来信仰一同受到打压,开始转入地下,和官方划清界限,转而和民间各种信仰融合,最终演变出了后来的明教。

北宋时声势浩大的方腊起义,就打着摩尼教的大旗。

再往后,好多农民起义背后都有明教的影子,所以南宋人干脆就叫它“魔教”。

到了元朝末年,民不聊生。

“别说石人睁一只眼,这黄河一闹腾,天下都跟着反了!”

在明教和白莲教的组织下,红巾军的起义烈火熊熊。

红巾军的首领韩山童被人尊称为“明王”,他去世后,韩林儿接棒,成了“小明王”。

老朱加入了红巾军,得到郭子兴赏识,这才渐渐壮大力量。

等到北边红巾军主力垮台,朱元璋接连打败同为红巾军的陈友谅和张士诚,小明王的事儿一了,朱元璋就登基称帝,国号大明。

这一连串事儿,让人不得不多想。

于是后世学者有不少认为,明朝的“明”字就是源自明教。

其实不然。

“爹加入红巾军,不是因为明教还是白莲教,而是红巾军能让人吃上饱饭。”房里就父子俩,朱标说话也自在多了。

“爹不喜欢那些神神道道的东西,他知道这些宗教能煽动叛乱。

那时候明教的势力集中在北方,父皇狠下心来整顿地方风气,招揽人才,就是要消除明教的影响。

这也是咱们老朱家能夺天下,而不是陈友谅那些人能成事的一个原因。”

“那为啥国号要叫大明呢?”

朱寿问到。

“‘大哉乾元,大明终始!’《易经》里的话,拿来给读书人解释的。”朱标笑着回答。

“父皇虽然得了天下,但天下百姓不认识他,他们只知道明王。用大明做国号,百姓接受起来也容易。”

老百姓哪管明王叫韩山童还是韩林儿,他们只知道传说中的明王降临了。

现在立了“大明”国号,正好应了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39网盘只为原作者墨竹华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竹华沙并收藏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最新章节第127章 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