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拥有太多的纪念理由,美国人面对自己不够悠久的历史却是倍加珍惜。在这样的国家,似乎每场战争都有需要纪念的理由,而每个为国捐躯的烈士都是要被铭记的,至少,他们的身份会尽可能的被证实。只因为他们是为国家利益而牺牲,无论这在道义上是否正确。即使是来过华盛顿的我,依然会对路旁无人注意的纪念雕塑大惊小怪。历史的力量是巨大的,历史本身有时其实又是可怕的。历史中的一切在被我拾起之前都是被我遗忘的,而历史中的事件对我个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却又是很难说清的。抚摩着陌生的历史,解读写在上面的一笔一画,也许带来的是没有理由的遐想,也许是对不曾认知的历史的一种敬畏。因为这是历史,也是许多人,或者某个人的故事。

恐怖主义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模样。“9·11”前后的美国我都来过,最突出的改变是在华盛顿看到的。无数的水泥墩就是恐怖主义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礼物。上次来依然可以近距离接触的白宫已经被层层水泥墩围的严严实实,与水泥墩相伴的是无数来自“秘密服务处(SecretService,现隶属于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ofHomelandSecurity。此前为财政部—DepartmentofTreasury之下属部门。公众最熟悉其保护国家政要的职能。)”的安全人员。宾夕法尼亚大道白宫门前的那段已经被水泥墩完全封锁,里面停着、穿梭着若干辆秘密服务处的车辆。车辆上的探员和众多美国执法人员一样,大墨镜一带,好像有那么点“铁面无私”的意思。面对水泥阵,我们有点迷失方向,更发现自己走错了路。路口坐在车上的秘密服务处女探员轻松地对我们喊道:“你们不用绕了,从那个口儿穿进去就是了。”虽然前面的口儿清楚地写着“此处禁止进入,请绕行。”面对女探员的“法外开恩”,我们也只能言听计从。

看一看白宫,对于美国人来说似乎也是件很有诱惑力的事情。一个美国人对白宫的好奇并不值得奇怪,因为这和我们中国人对天安门和长城的兴趣是相似的。进过白宫的我对白宫的兴趣自然不再狂烈,听说白宫缩小了参观范围之后我也是沾沾自喜。穿越了水泥障碍,我才发现水泥阵里面隔离了这么多的人。在接近美国独立日的当时,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美国的首都,参观都不足以说清楚他们在华盛顿的作为。看着手拿美国国旗的美国人们,一个又一个的家庭,我看得到他们心里的崇敬,那些眼神和表情,我总觉得和我在天安门广场上看到的不同。除了水泥墩当然还有一层又一层的栏杆和拦网,在控制区域内,你真的就被完全控制了。你只能按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17岁 我在美国当“政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39网盘只为原作者丁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丁超并收藏17岁 我在美国当“政客”最新章节收拾那些即将远去的破碎片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