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和毒品永远可以被利用?

美国的高中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大学的制度的,或者说,高中的一切学习、安排,以及学校管理都和大学的制度十分相似。而每个高中也都会有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俱乐部或者团体,其意义和大学校园里面的各种社团是十分相像的,只不过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社团的涉及面不如大学里面的宽广。在学年里,或者说在平时,“青年美国”就是在全美范围内的无数高中校园的社团中的一个。

“青年美国”属于那种有全国及州几级领导的组织,在美国的高中中间设立分部,从而开展日常活动。中国人也许会不解于为什么美国高中生要不遗余力的在课余生活中开展这样那样的社团活动。事实上,这和美国大学的申请程序有着很大的关系。美国的大学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学一样,都会考虑学生的学术水平(成绩),可是这不是决定性因素,更不是在申请大学过程中惟一起作用的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都会考察申请人在课余生活中都做了些什么。是否有很强的责任心?是否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或者这个申请人很有创意?或者很勇敢?乃至任何能使申请人区别于其他人的事情。如何确定一个人在某方面的特点,就是要通过他(她)做的事,或者这个人参与的活动。这样的话,上进的学生在高中里面参加一些俱乐部和社团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一般想努力上常青藤(IvyLeague)这样的实力超群的一流名校的学生更会是一些社团的主席或者主要负责人。有了大学申请做诱惑,社团活动的开展就永远存在。我到现在还记得当初那个喊领队是“纳粹”的女生当时说了什么,对了,应该道出人家的名字了:妮娜(Nina),老这么叫人家“喊领队是‘纳粹’的女孩儿”似乎不是个好称呼。

妮娜(Nina)最开始和我们说她开设“青年美国”在她学校分部的事,是为了告诉我们为“青年美国”工作的乐趣,以及作为一个社团领导的兴奋感觉。在和我们交谈的过程中,她说着说着很是亢奋。当然,她十分直率,而且说话“口无遮拦”,惹得我们是笑了又笑。这个恐怕不应该叫搞笑,应该叫幽默吧。她告诉我们,开新社团确实很难,尤其是最开始的时候,怎么吸引人家是最重要的。而且像我们这种政治性的东西,受众群体是很小的,从来没听说过绝大多数会对政治感兴趣的,这在全世界各地都是可以得到普遍验证的。

“呵呵,比如像我的俱乐部,最多的时候是大约几十人,现在就几个人了,所以在年度结束的时候,我们的‘青年美国’实际上就算死了。”要知道,一个能召集几十人的社团在高中里就算是很大的了,而最后剩下几个人的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17岁 我在美国当“政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39网盘只为原作者丁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丁超并收藏17岁 我在美国当“政客”最新章节收拾那些即将远去的破碎片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