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内,我收藏到了一件罕见的唐代秘色瓷提梁壶,见上图!它高二十二厘米,最大腹径二十二厘米,底径十五厘米,壶为梨形,圆腹比较肥,短而较厚的流,贴于圆腹的中上部,壶的上部突显一个装饰性圆圈,圆圈上等距排列五个乳钉,盖子已经联结在壶的上部,盖子上,有近似古代青铜器的双耳,双耳间有桥形提梁,梁的一侧是壶口,口径四厘米,很小!此壶平底,底中间微内凹,底灰色,比较厚,露胎,胎骨硬朗精细,器底有小片黏沙现象和长期使用留下的磨痕!整个壶面的釉色,碧绿美丽,釉面腴厚,具玉质感。釉面遍布细密的冰裂纹,宝光若隐若现!

秘色瓷一直是古瓷研究者和爱好者的追求目标。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它时时被人关注着,只是没有确认的证据,又因一些典籍里所记载的文字相当有限,无法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它翠绿融青的温润,让它扑朔迷离,于是它成了一个千古之谜,让宋元明清的无数文人、士大夫们、甚至清朝的乾隆皇帝,都陷入了寻找的迷茫之中。随着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的打开,十多件精美的越窑青瓷顿然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同时出土的《物账》上明确地记录着这批青瓷为:瓷秘色。于是一个争论了千年的悬案,好像有了一个了结!但是,也有部分专家不甘寂寞,他们乘胜前进,经研究和实验,他们有了一个独出心裁的结论:一千多年前,在上林湖,当地聪明的匠人们制出了一种特殊的瓷器,这种瓷器选用精良的胎料,施涂精选的釉料,在入窑前还要在匣钵上加以特别的处理,烧成了润泽如玉,盈透似水的超越窑瓷器!他们认为,只有这种瓷器,才叫秘色瓷,它是由上林湖越窑创烧出来的一个精美的独特品种!按照他们的这个标准寻觅,实际上,目前世界上根本找不到这种瓷器!与他们臆想中的这种瓷器比,陕西法门寺地宫中的越窑青瓷,也相形见绌!目前,大部分有关专家没有随波逐流,仍然认为,唐代中期至五代的众越窑瓷器中的精品,都是秘色瓷!上述的上林湖的专家们,唯我独尊,掠人之美,排挤掉大部分越窑,好像有点独断专横,且其证据和观点一样,都相当勉强!

幸好有陕西法门寺地宫中的越窑青瓷,幸好有陆龟蒙的诗为证,幸好有苏州出土的几件秘色瓷器!如果不是它们,这种独断专行的专家学者,不知要搞出多少天方夜谭!

1987年前,苏州已经出土了三件秘色瓷,只因当时缺少可靠的资料,未对其定论。1956年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天宫中发现的一件五代秘色瓷莲花碗,它由碗和盏托组合而成,通高厘米,其中碗高厘米,盏托高厘米;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重瓣莲花,如浅浮雕状突起;釉面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人间正道是沧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39网盘只为原作者江奇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奇涛并收藏人间正道是沧桑最新章节提醒韩寒,法律不认神童和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