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生我的时候,已经一连生了四个女儿,这种情形,在那时代,已经有点岌岌可危了。中国汉朝就有“盗不过五女之门 (生了五个女儿的家,连小偷都不去偷)的话,一个媳妇,不老老实实生儿子,却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生女儿,这像什么话?幸亏我应运而生,使妈妈立刻从“败部复活 ,帮了她的忙不少。在生我以后,妈妈又故态复萌,连生了两个妹妹,那时我在家中的地位如日中天,直到最后弟弟出世,才算两权分立。①

据李敖的二姊李回忆,李敖出生后,李鼎彝高兴得当天就领着两个大女儿,穿着奇装异服跑到电影明星广告前面拍照留念。李说:“其实只是大人们宝贝敖弟,在我们四个姐姐眼里并没有当他一回事。敖弟除去在长辈那里到处吃香之外,姐姐们面前也捞不到便宜。我们家思想较开放,男尊女卑的观念并不严重,敖弟只是‘物以稀为贵’罢了,更何况李敖的四个姐姐哪个是好惹的? ②

李敖最初的小名叫“安辰

✽陈才生提醒:《李敖这个人(全文)》最新章节李敖大事年表(17)免费无弹窗阅读将第一时间在139网_盘更新,记住域名139disk.com✽(请来139网_盘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但很少有人这样叫他。大人们常用“噢,噢 的声音逗他,四姊亦喊他“小噢 ,于是喊着喊着,“李敖 便成了他的大名。李敖说:“在发音上,我倒由第四声的‘傲’音,慢慢倾向喜欢第二声的‘熬’音,一来忧患使然,二来第二声听来响亮一点。 ①

由于李敖在男丁中排行老大,就格外受到家人的重视。他的父母又都是受新文化熏陶的一代,李敖的家庭环境自然是比较宽松的。

李敖的祖籍是山东潍县,但由于父亲上大学是领吉林省公费,故其籍贯就改为吉林省扶余县,在当时只是李鼎彝一人改,直到1949年赴台后,由于户政机关的规定,才将全家人的籍贯统一改为吉林扶余。

“九一八 事变前,白山黑水的东北地大物博,加上成千上万开拓者们的辛勤劳动,千里荒野化为夏耕冬猎的富庶之乡,是真正的黄金时代。“九一八 事变后,日本和苏俄为争夺中国领土,在东北摆开了战场。东北人民泪洒胡尘,饱尝了做亡国奴的痛苦与辛酸。李鼎彝为了躲避战乱,不做亡国奴,1937年携老幼19口人举家南迁,到了北京,完成了他计划多年的“出满洲记 。此时,李敖两周岁。

在北京,李敖一家曾数次搬迁,先住四十二条门楼胡同,不久搬至内务部街甲八号,最后才搬到了居住时间最长的同一条街甲40号——这是李家远亲沈铭三的一座宅院。在这里,李敖随着他的家人一住便是10年。

为了谋职,李鼎彝最初找过他的老师胡适。此时的胡适正在倡导“好人政府 ,走红于国民党政坛。他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身份频繁出访美、英、法诸国,宣传中国抗战,请求国际对华支持。可能是李鼎彝当年成绩平平,在胡大博士的印象中,早已不记得这个弟子了,事情自然没有下文。李鼎彝只有另觅他途,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在法部找到一份小差使。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李敖这个人(全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39网盘只为原作者陈才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才生并收藏李敖这个人(全文)最新章节李敖大事年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