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我的孩子现在上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不好,无论在家或在学校都表现得比较自卑,认为自己是坏孩子。我多次鼓励后没有效果。而且动作很慢,做任何事情没有时间观念。

作者:这就是学习成绩不好和自信心缺乏,大概和不太努力也相联系。在这里,形成了这样三个因素的恶性循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自信心,因为不太努力,学习成绩也要差一点。

家长刚才讲得很清楚了,孩子除了兴趣、努力和成绩的恶性循环之外,还在自信心方面表现出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自卑,认为自己是一个坏孩子。“我多次鼓励后没有效果,做任何事情没有时间观念”,那我就要问了,第一,除了你鼓励以外,其他人是什么态度?

家长:老师有的时候说孩子。

作者:家里其他人呢?

家长:都鼓励。

作者:也就是说,家庭是鼓励的,但是学校环境对他缺乏鼓励。这是一个现状。那么,孩子没有克服自卑心理,第一个原因,在学校、在老师和同学中缺乏鼓励。对于这一点,你有可能和学校老师沟通,从而找到一种共同的鼓励方式吗?

家长:这学期孩子换了班主任,比较愿意配合家长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作者:这个班主任配合以后,对孩子有没有产生一点好影响呢?

家长:他在孩子的周围安排了很多好学生,让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可以问,结果孩子认为周围都是好孩子,就自己是坏孩子,反而自卑了。

作者:反而自卑了?这个老师的处理其实是很好心的,但是不一定很得当。因为我曾经和几个中学生谈话,得到一个收获,有的时候让一个学习一般的同学获得自信心,是因为他还能帮助比他差一点的学生。对这样的孩子,有的时候摆一个学习好的榜样有激励作用,但是还要考虑到其他的鼓励方式。

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第一看到了这个环境,班主任也鼓励了,家长也鼓励了,为什么还缺乏使孩子变化的原因?那么又有一个总结,有可能鼓励不一定得法。

当老师说,周围都是好学生,你随时可以问,他觉得自己是一个被好学生包围的重点督促对象。这个不一定得当。你还要和班主任老师做进一步沟通,同时还不能让老师的积极性受挫伤。老师本来是好心,你那么一说,老师反而不高兴了。这又是个方法问题。

另外,鼓励有很多方法,老师的鼓励有一个方法问题,家长也要总结鼓励的方法。你们的鼓励是不是效果都很好?

家长:孩子上次听了您的讲课,回家以后我就鼓励他,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家教现场(全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39网盘只为原作者柯云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柯云路并收藏家教现场(全文)最新章节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