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孟分手(一):反对徒儿成婚,仇月祥离京返沪——梅、孟新婚,甜蜜而温馨——迁居新居,金屋藏娇——“四大名旦”称谓的来历——热热闹闹的“五大名伶新剧夺魁投票活动”——扑朔迷离的一桩“血案”,凶手姓李?姓王?——梅、孟关系蒙上阴影

对孟小冬嫁梅兰芳,最反对的,不是孟鸿群、张云鹤,而是师傅仇月祥。起初,孟鸿群夫妇很担心女儿为妾——可能任何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女儿给人做小。但是,有人信誓旦旦地在他们面前保证:王明华病重,恐怕不久于人世,而且她长住天津,梅家实则只剩下一房,即福芝芳。也就是说,小冬嫁过去,就梅兰芳肩祧两房之责,她也是可以和福芝芳平起平坐的,即两房都是夫人,没有太太、小妾之说。简单地说,就是“两头大”。

与此同时,孟氏夫妇又听说此婚事是王明华做的主,她是认可小冬的,而且她就是为了阻止福芝芳扶正,才撮合兰芳和小冬的。干脆地说,她有意让小冬做大。他们也许不知道,福芝芳嫁梅时,梅、福两家就已经谈妥,福芝芳是以夫人身份嫁的,谈不上扶正不扶正。不管怎么说,孟氏夫妇认定女儿是去当夫人的,而不是做小,又从媒人那里收到梅家送来的一笔巨款,自然答应得很爽快。

无论如何,仇月祥都反对这门婚事。有人认为,他反对的原因,是他舍不得放弃孟小冬这棵“摇钱树”。他知道,小冬一旦嫁给梅兰芳,自然是不能登台唱戏了——伶界大王梅兰芳怎么可能让妻子粉墨登场如此招摇呢。小冬一旦不唱,他这个师傅就没了经济来源。嫁了人的小冬是可以不唱的,身为梅太太,没有经济负担,而他仇月祥,可就没那么好运了。这样的说法,对仇月祥很不公平。其实,他的反对,是有道理的,事后证明,也是极其英明的。

在仇月祥看来,孟小冬先天条件太好了,这样的条件,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另外,她天资聪慧,接受能力强,又好学向上,加上名师指点,她的艺术前途光明一片。事实上,她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无锡,以至后来到济南,抵天津,唱到哪儿,就红到哪儿。最后她进入京剧人才荟萃的北京城,仍然一炮而红。这说明什么?这只能说明她天生就应该是唱戏的,甚至可以说,她为戏而生。何况这时,她二十不到,年纪轻轻就脱离舞台,岂不太可惜?就算仇月祥有经济方面的考虑,也不为过。他一手将孟小冬培养出来,倾注了大量心血,弟子成名走红,师傅脸上有光,同时有了经济保障,也不是不能理解。

孟小冬似乎不能体会师傅的良苦用心,或者说,她体会到了,但还是不顾师傅的强烈反对。此时,她情窦已开,她被梅兰芳所吸引,特别是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梅兰芳和孟小冬:还原梅孟之恋真相(全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39网盘只为原作者李伶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伶伶并收藏梅兰芳和孟小冬:还原梅孟之恋真相(全文)最新章节齐如山劝走,梅兰芳却留在了大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