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2月 中原大地 银装素裹 白雪皑皑。

S城西郊 白茫茫的视野中依稀显现出清扫积雪后横平竖直的路面和一排排红砖、红瓦砌成的平房 这里是某野战军直属队的营区大院。

06:00 一曲悠扬的起床号划破了静谧的天空 军营立刻沸腾:起床、穿衣、上厕所、门外等待集合 一切紧张有序。

10分钟后出操号响起 “立正 向右看齐 向前看 报数!”、“向右转 跑步走!”以及“1、2、3、4”的口号声在营区回荡;

大操场、营房四周的水泥路面上 一队队军人以班、排为单位开始了队列或体能训练:齐步、跑步、正步走 单杠、双杠、跳木马……

靠近西大门有几排平房是军直防化连的驻地。

今天连队十分热闹:早饭后有人清扫门前屋后的积雪 有人在宿舍擦窗、架床;牙缸架和毛巾杆抹得干干净净;床架和铺板排得整整齐齐;脸盆、烧水壶、小板凳统一定位;火炉已点燃并辐射出阵阵热浪……

新兵今天到连队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平房中部有1间教室 干干净净的地面上 整齐地排放着3列崭新的背包 30位新兵坐在各自的背包上或看书、或聊天、或阅读家信 等待分配的同时 对即将到来的防化兵生涯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有1个新兵与众不同 半个小时就出教室2次 回来不到2分钟又坐不住了:“胡小舟 想不想去老兵宿舍参观?”

“咦 你咋知道我的名字?”

“刚才排长不是点过名吗?”

“点个名你就能记住别人的名字?”

“是啊。”

“记性可不赖呀 你叫啥名字?”

“我叫肖吉林 我们以后就是这个连队的兵了 乘现在有空 先熟悉一下连队的环境多好。”

“不中!一会集合找不到人咋弄?”

“现在差不多11点钟 上午应该没事 再说我们也不走远。”

“说的不错 在这闲着也无聊 不如出去转转。我刚才看见车库里停了好多特种车 很多我们以前都没见过。”旁边1个大块头新兵说。

“刘兴国和我的想法一样 不过 车库离我们比较远 万一有事我们可能赶不回来。”

“也对 那我们就去老兵宿舍参观。”

“你俩是老乡?”胡小舟吃惊地问。

“什么老乡不老乡 一个连队的 早晚都得认识。走吧 别磨叽了!”刘兴国催促道。

“中!”见他俩说得有理 胡小舟也不再坚持。

3人径直走向平房端头的第1间宿舍。

“老兵你好!”肖吉林大胆地敲开宿舍门。

“什么事?”1位个子不高 但身材魁梧的老兵问。

“我叫肖吉林 我们是刚分到防化连的新兵。想参观老兵宿舍 不知方便不?”

“没什么不方便的 进来吧!”

“老兵还学习条令?”肖吉林发现桌上摆放着《内务条令》 好奇地问道。

“不管老兵、新兵 《条令》是每年都要学习的。”

“房间真暖和。”胡小舟说。

“那当然 有火炉嘛!”肖吉林一眼就发现了门后的火炉。

“宿舍好整洁 除了个人生活用品 怎么看不到装备器材?”刘兴国发现了1个问题。

“装备器材可能由连队统一保管 这样显得宿舍干净?”胡小舟自作聪明地说。

“这些装备随时要用 不可能统一保管!它们肯定都放在这个大柜子里!”肖吉林自信地回答 然后问老兵:“我们可以看一下柜子吗?”

“可以。”老兵说着 打开大木柜。

“柜子看起来不大 放的东西可不少哇。”刘兴国看后感叹道。

“因为东西码的整齐 放置有序 所以占据的空间也就小。”肖吉林代替老兵作了解释。

“* 还是折叠式的!每人都能配发1枝吗?”胡小舟兴奋地问。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不待老兵说话 肖吉林又抢先作了回答。

“你咋什么事都这么肯定?”胡小舟不服气地问。

“你看不出来吗 宿舍有9张床 只有3枝枪 怎么分?”

“说的不错 枪是按战斗小组配备的。”老兵解释说。

宿舍开了半扇窗 肖吉林突然问:“后边那排房子是食堂吧 我好象闻到了牛肉香味。”

“我看你是欠肉吃 尽做美梦。即使真有牛肉 隔这么远你也闻不到。”刘兴国不客气地讽刺道。

“真的是闻到牛肉香了。老兵能带我们去食堂看看吗?”肖吉林天真地问。

“吃饭的地方可以看 炒菜的地方炊事班这会正忙 去了会影响他们工作。”

“能见识一下吃饭的地方就行。”肖吉林急忙说。

“那走吧。”老兵带着3人快步走出宿舍。

食堂很干净 南边有2个大门 沿西、北、东3面墙排了10几张方桌 方桌周围是4张长条板凳。

“每个班1张桌子 班值日提前5分钟到达食堂 从厨房把全班的菜领来 然后平均分配到每个人的菜盘中 这样可节省大家就餐的时间。”进入食堂 老兵立马介绍就餐情况。

“怎么饭桌上还放有大蒜坨?”肖吉林不解地问。

“大蒜是个好东西 吃面条时 剥几个吃可带劲了。”胡小舟兴奋地说。

“吃生大蒜?那个味道可不好受!”肖吉林小时候就尝过生大蒜的味道 当时的那股难受滋味现在还记忆犹新。

“那是你不习惯 我们河南人就喜欢这样吃 每天几个蒜 一般不生病!”胡小舟显得十分得意。

“是的 听说生吃大蒜既能杀菌消炎 提高免疫力 还能健脑益智 开胃下饭。”刘兴国附和道。

……

老兵突然提醒:“快到开饭时间了 你们赶快回去吧。”

“打扰你半天了 我们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肖吉林问。

“谈不上打扰 我叫王文胜。往后大家同吃、同住、同训练 用不着客气。”老兵笑着回答。

“你可真幽默 我们现在分配到哪个班都不知道;不过也对 只要在同1个连队 也算得上同吃、同住、同训练了。”肖吉林点到不说破 一语双关。

“是这个意思就行。”明知肖吉林话里有话 老兵并不计较。

“王文胜再见!”肖吉林亲热地和老兵告别。

“一会见!”

回去的路上 忍了半天没说话的刘兴国终于开口:“我说你小子年纪不大 胆还不小 初次与老同志打交道就直呼其名 太没礼貌!”

“名字本来就是让人叫的 有什么不礼貌?别说他只是1个老兵 就是当官的来了 我也敢直呼其名。”肖吉林神气地说。

“哟 看把你能的。”胡小舟在一旁讽刺道。

12:00 吃饭的哨音响起 全连人员迅速列队来到食堂门前。

饭前1支歌是部队的传统 值星排长指挥大家合唱《战友之歌》 宣布下午的工作安排 尔后各班依次进入食堂就餐。

今天是下连队的第1天 新兵们进入食堂后直接拿着菜盘到厨房窗口打菜。

主菜是土豆烧牛肉 负责打菜的炊事员给每位新兵的菜盘里打上了满满一盘。

“真叫你说对了 土豆烧牛肉。”胡小舟端着菜 冲肖吉林笑了笑。

“这家伙的鼻子比狗还灵。”旁边的刘兴国乘机说。

“你这是夸我还是骂我?”肖吉林装作不明白地问。

“当然是夸你 夸你嗅觉器官特别灵敏。”刘兴国说。

“你夸也好 骂也罢 只要有肉吃就行。”肖吉林摆出一副事不关已的态度 端着饭菜找了一个空位吃饭。

13:30 连值日员吹响了上课的哨音。

新兵们按上午点名的顺序列队站好 与上午不同的是 每列队伍的排头多出了1位老兵。

排长再次点名后开始讲话:“同志们:从今天开始 防化连新兵排正式成立 全排由3个班组成 站在每列队伍前头的是你们的班长。他们分别是1班长王文胜 2班长夏丛林 3班长刘大海。

新兵排是临时编制 我们将用1个月的时间学习防化兵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结束再将大家编入到不同的战斗班。

下面各班长将本班战士带回宿舍 先抓紧时间打扫卫生 整理内务 晚饭前我们进行检查。”

进入宿舍 班长按个子的高矮重新调整了队列顺序 并以此顺序指定个人铺位和生活用品的摆放位置:“我现在去排长那开会 大家抓紧时间整理个人内务。”

班长刚出门 大家就迅速打开背包 清理自己的物品。

“朱小木 你的被子叠得又快又好 一看就是整理内务的高手。就你这水平 在新兵排不得第1都不行。”肖吉林叠被子不行 但嘴很甜。

“哪有你说的这么好。”朱小木谦虚地回应。

“真的 你看这被子叠得四四方方、有棱有角 就像用刀切出的豆腐块一样 我怎么就整不出你这个水平来呢?”

“你的方法不对 等一会我来帮你调整调整就好看了。”肖吉林没看错 朱小木就是个热心快肠的人。

“你在家没叠过被子吧?”刘兴国见肖吉林年龄小 打算调侃他。

“你还挺能猜!”

“这不是猜 是分析!而且我的分析一般都八九不离十。”刘兴国得意地说。

“真有这么神?”

“那当然。今天让你见识一下我的分析能力:首先 你的皮肤白白净净 还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说明你没有下过乡 肯定来自某个城市 我说的对吧?”

“不错 我是武汉人;确实没下过乡 因为当兵之前我还在学校读书。”

“还有 你的个子估计1.73米 一副娃娃脸 年龄估计17岁左右。”

“还真让你猜准了!我身高1.72米 年龄16岁半。”肖吉林脸上露出一副崇拜的表情。

“我的眼睛厉害吧。”刘兴国看了一眼周围的人 得意之余继续调侃:“前面仅仅是客观分析。其实分析问题很简单 困难的是由此作出准确的结论。”

“刚认识就要做结论?”

“有分析没结论怎么行!根据前面的分析 我认为该同志身体单薄 手无缚鸡之力 体力活肯定不行;被子叠不好 估计衣服也不会洗。结论: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另外 年龄小 社会经验少 锋芒外露;没啥本事 还特别喜欢出风头。”

“你这样评价战友太不友好了。大家来自* 能走到一起是缘份 何况还是初次见面。”对刘兴国的恶意评价 站在一旁的朱小木实在看不下去。

“没事 说明他观察还比较仔细 也喜欢动脑筋 这个习惯不错。”肖吉林对此一点都不在乎。

“听见没 我分析的如此到位 当事人都无话可说 你又担个什么心呢!”刘兴国有意要激怒肖吉林 想看他生气的表情。

“你的眼力不错 猜得也准 分析能力确实不一般!”

“过奖 过奖!”刘兴国笑呵呵地说。

“就是下的结论有一点点出入。你犯了我小时候常犯的一种错误 这也正常;人嘛 都有一个认识事务的过程。”肖吉林一脸认真地说。

“你现在年龄也不大 小时候犯的错误 多小?”朱小木问。

“好象是5岁左右吧。”

“5岁还不太懂事 会犯什么错误?”朱小木又问。

“其实也算不上什么错误。记得那天跟我父亲坐公共汽车去城里。刚上车我就认为大车一定比小车跑得快。我父亲问我为什么?我说:你们大人腿长 走起路来比小孩要快;公共汽车轮子比小轿车轮子大 跑起来肯定也比小车跑得快。我父亲告诉我 看问题不能凭想象 你看车窗外有好多小车都超过了我们的大车 一下就跑到我们前面去了。我问这是为什么 我父亲说现在解释你也听不懂 等长大了自然就会明白。”

“你小子的意思是说我还没有长大 目前只有5岁小孩的智商?”刘兴国听明白了肖吉林话中的意思 恼怒地打断了他的说话。

“误解 误解!这只是我生活当中的一件真事。我刚才说了 你的眼力十分厉害 我非常佩服;只是最终结论稍有欠缺。”面对身高力大 咄咄逼人的刘兴国 肖吉林可不会吃眼前亏。

“哪里欠缺了?你今天必须给我说明白!”刘兴国仍步步紧逼。

“我年龄确实小点 块头也比你差远了。但俗话说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

“那你有什么本事 让我们也见识一下。”

“来日方长 以后慢慢就知道了。”

“你最好现在就让我们领教一下 否则我就认为你刚才是在占我的便宜 我这人是从来不吃这种亏的。”刘兴国不依不饶地说。

“好吧。”肖吉林想了一下说:“我们班的战友 虽然接触只有几个小时 但我能说出他们的名字。”

“这不算什么本事 你问一下在场的 谁不认识几个?我们班包括班长11人 还没介绍 我已认识了5个 稍微用心点 我也许能认识7个。”刘兴国露出一副不屑的表情。

“你说的对 就算认识8个也算不上本事 但如果全班的人不仅都叫得上名字 还知道他们分别来自哪个省 你能做到吗?”

“那你说几个试试?”愣了一下 刘兴国怀疑地说。

“刘华、朱小木 江西人 是你的老乡;余平、张潮贵 广东人;胡小舟、杨华河南洛阳人;卫学兵、李汉成湖北恩施人;咱班长王文胜浙江人;排长赵振华 河南人;连长姓邓 名字不祥 文书 张均 湖北人。”肖吉林不紧不慢地说。

“乖乖 厉害!厉害!”听了肖吉林的介绍 刘兴国知道面前的这个娃娃脸确实不一般。

“还有 我们连有平房6栋 座北朝南 每栋平房前后间距10米 中间通道宽15米;车库长约150米 东西方向 停有2轮、3轮摩托车、吉普车、喷洒车、沐浴车等多种专业车辆。”

“停!停!停!我们都还没有自我介绍 你怎么就知道我们的名字和籍贯?”刘华感到不可思议地问。

“这有什么 上午列队点名时 我一看这点名的顺序就猜到我们会分在1个班 当时就记住了大家的名字。”

“可你怎么知道大家来自哪个省份呢?”余平问。

“这更简单哪 我们这批新兵来自全国4个省 你和张潮贵 广东口音重;卫学兵、李汉成 是我湖北的老乡;胡小舟、杨华河南本地口音;剩下的不用说 当然是江西老表了。要说几人中最没把握的是朱小木 他说的是一口标准普通话 是河南还是江西人还真有点拿不准 但我刚才看他和刘兴国说话的语气 他俩应该很熟 肯定是江西老乡。”

“班长说的是普通话 又没有自我介绍 你怎么判断他是浙江人呢?”胡小舟不解地问。

“不知你注意没 他上午带我们去食堂参观时 路上与1个老兵说话 无意中冒出了1句很地道的‘阿里岗’。”

“‘阿里岗’是什么意思?”

“这可是标准的浙江人说话口语 意思是‘我告诉你’。”

“排长的名字和籍贯你怎么知道的?”杨华问。

“点名前排长就报了自己的名字 虽然河南口音不是太重 但仔细听还是能听得出来的 你跟他是老乡 更应该能听出来。”

“你说的还真是这么回事。”杨华若有所思地说。

“你怎么知道连长姓邓 文书是湖北的?”卫学兵问。

“上午在新兵连等待分配时 王参谋大声叫邓连长领人 你没听见吗?文书的名字是连长喊他核对名单时我听到的 文书讲的是我们湖北话。至于连队的布置情况你们坐在教室时 我已经跑了2趟值班室 那里有卫生区包干单位、车辆保养要求 经过分析和测算 我就随口说出来了 数据不一定准 仅供参考。”

“你可真是神童哇!”

“一点都不神

∆本书作者真凡人提醒您《防化兵的故事》最新章节在139网|盘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139disk⊙com∆(请来139网|盘|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应该说还差得很远。”

“怎么还谦虚起来了?”刘兴国不解地问。

“这真不是谦虚。你还记得上午我们到老兵宿舍参观时 宿舍里就只有1个老兵在整理资料;当老兵说从今以后大家同吃、同住、同训练时 我还想这个老兵用词不准;当我跟他说再见时 他没说‘再见’ 而是说‘一会见’。这么明显的暗示我都没发现 根本就没想到他会是新兵班长;另外 连长说了好几句话 我只能判断他是南方人 但具体是南方哪里人我现在都没能判断出来 这说明我的观察还不够仔细 分析也很不到位 水平还亟待提高。”肖吉林认真地反省着自己的不足。

“人小鬼大 能言善辩 你叫肖吉林 我看你就是一个‘小机灵’。”刘兴国最后总结道。

其实 驳倒刘兴国 算不上什么本事。

肖吉林出生在吉林 父母亲都在部队工作 5岁时全家迁到了武汉。

别看他年龄不大 却有极好的口才 尤其是记忆力惊人 反应速度快;他有一个与其年龄不相符的特点:心理承受能力超强!一般情况下 不受环境的影响 轻易不生气;即使遇到让他十分生气的人或事 他也会先对你笑一笑 然后心平气和地与你讨论。

他与人讨论的过程一般是:首先充分肯定你的观点 接着认真检讨自己的错误 让你感受到他的真诚 不停地点头赞同他的看法 认为他分析得在理;但他话题转换非常巧妙 偷梁换柱不留痕迹 而且前后衔接十分自然 不知何时就会出现话里有话、指桑骂槐 暗中骂人而且还不带脏字的情况发生;反应慢的 会一个劲地认为他说得在理 态度真诚;而一旦发现自己上当 为时已晚 常常引得周围人一阵哈哈大笑。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防化兵的故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39网盘只为原作者真凡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真凡人并收藏防化兵的故事最新章节该章节已被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