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受到媒体关注是从"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的。最早是1999年4月12日出版的第15期《新民周刊》。那天我在上班,忽然接到金山区检察院一位朋友的电话。他说,他看到这期《新民周刊》封面上有醒目的大标题《"新概念"苹果--挑战中国语文应试作文教育》便买了一本,看到里面一篇讲"新概念作文比赛"的报道中讲到了韩寒,问我韩寒是不是我的儿子。我说是的。他说他把这本杂志送给我。我拿到那期《新民周刊》一看,里面有一篇该刊记者沈嘉禄写的特稿《让孩子们写点真的一一"新概念作文"挑战"应试作文"》,里面有一小段介绍道:……更令人惊讶的是,松江二中的韩寒同学没有接到复赛通知,杂志社的编辑就打电话联系,让他赶在颁奖大会前来补考一次。他满头大汗地来后,编辑李其纲拿了半杯水,又顺手抓起一张废纸塞进杯中,说:"就这个题,你写篇文章。"只见韩寒眉毛一扬,力透纸背地写下了标题《杯中窥人》。"我想到了人性……"一篇杂文一挥而就。评委们看了大吃一惊,把一等奖给了他。这就是能力。"新概念"要的就是能力。我当时也在场,并且是陪韩寒一起赶去的,知道韩寒并没有"满头大汗",也不见他"眉毛一扬"--他没有"扬"眉的习惯,但这篇文章第一次把韩寒从"新概念"中凸现了出来。我不知道除了文章本身的因素外,还有没有没收到复赛通知而补考的原因。如果有,那没有收到复赛通知反倒有点因祸得福的味道了。沈先生的这一段文字,后来被许多报道韩寒的媒体多次引用。此后,《新民晚报》于1999年10月11日刊登该报记者钱勤发写的特稿《青春的光彩--"新概念作文大赛"幕后的故事》,文章的四节中有一节专写"韩寒补赛的故事"。韩寒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钱的文中讲到"在李其纲审读(韩寒)文章的缝隙间,他无意中看到韩寒又在抓紧点滴时间看书,看《欧洲哲学史》"。--这一细节以后也被媒体大量引用,事实上,韩寒从没看过《欧洲哲学史》。接着,1999年10月27日,《文汇报》刊载题为《语文60分的孩子写出长篇小说》的文章,披露了一些"内幕",关于"新概念"的,关于韩寒留级的,关于韩寒写长篇小说的。现摘录如下:编辑部的同志第一次听到"韩寒"的名字,还真有点像京剧里的"亮相"。那天已经接近傍晚了,可《萌芽》的编辑们还在紧张地审阅着参赛者的作文。突然一位编辑大声叫了三声"好!"大家知道发现好文章了,就主动地围了过去。这篇初赛文章的题目为《书店》。……文章中,作者采用的是讽刺、比喻、幽默的笔法,其老练程度,使编辑们不相信是出自于一位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儿子韩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39网盘只为原作者韩仁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韩仁均并收藏儿子韩寒最新章节第18节 韩寒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