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有黄线不一定就很古老,现在有人能加速金线的氧化过程。有人用几个月的时间,用烟熏制,强化它的氧化过程。所以我们今天能看到金丝铁线全部完美的东西,也不一定是真的。”

“是这样啊。”

“本来开裂是个缺陷,没想到却被推到了极高的地位,反而卖的好了。”

“这就是一种缺陷美。”

“是的。哥窑的存世量比较大,雍正乾隆时期大量烧造,我们今天能碰到的哥窑大部分都是清代的。”

“那还有钧窑和定窑呢?”

“我先给你讲讲钧窑吧。”

“洗耳恭听。”

“钧窑主要的烧造时间是在宋金元时期,它有官窑和民窑之分。但在近些年有新的证据出现了,在北宋的地层中出土了大量的钧窑残器,这就证明了钧窑的产生不是在金代,也不是在元代,而是在北宋。”

“钧窑在五大官窑中的地位如何?”

“钧窑的地位非常高,晚清的时候,更有人把钧窑排到了五大官窑中的第一位。”

“它都有些什么特点呢?”

“钧窑的工艺中有一点不同,他是乳浊釉,一种不透明的釉。官窑,哥窑,汝窑都属于透明的玻璃釉,釉是透亮的,而钧窑的釉是不透明的,遮盖力比较强,能够把胎土彻底遮盖住。钧窑是以铜为呈色剂,在高温下呈现红色。这不仅是对中国陶瓷史的贡献,也是对世界陶瓷史的贡献,这个贡献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都是辉煌的。”

“我只知道陶瓷的颜色都是金属在高温下呈现的颜色,青色是用铁来呈色的,而铜在高温下会挥发,会变得没有颜色,钧窑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当时,钧州的神星镇出产孔雀石,孔雀石中含有大量的铜,所以用铜做呈色剂,使钧窑在高温下呈现出红色。但它的呈色在入窑前不能控制,所以古人对钧窑有这样的赞美‘夕阳紫翠忽成岚’,就是说颜色忽然产生变化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就是钧窑的本质。钧窑在烧造的前期绝对不可能控制,但经过工匠长时间得摸索,慢慢能够在一定程度之内有所控制。这个控制需要高超的技巧,要摒弃过去钧窑烧造的随意性。今天我们能看见钧窑瓷器中带有明显的笔触,最有名的一块盘子叫‘三潭映月’,明显的画出三道,中间无意中去掉了一个点,非常美丽,鬼斧神工啊。宋代钧窑的色泽是弥漫状的,颜色的边缘完全看不清,往往是一个整体。”

✮苏青提醒:《结婚十年》最新章节温暖线索77免费无弹窗阅读将第一时间在1▴39网盘更新,记住域名139disk.com✮(请来1▴39网盘▴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宋钧的鉴定有什么特征呢?”

“在民国以前,宋钧的鉴定有绝对的特征,就是‘蚯蚓走泥纹’。”

“蚯蚓走泥纹?”

“是的,‘蚯蚓走泥纹’的形成,是因为钧窑的釉非常厚,能厚达七八毫米,釉不仅厚,还黏稠,所以在冷却的时候,有些介于开片和非开片之间的那种被釉填平的地方,会形成一种在雨过天晴后,蚯蚓在湿地上爬过的痕迹,所以被称为‘蚯蚓走泥纹’。这种特征在民国以前是无法仿出来的。但在今天就不是鉴定的绝对特征了。”

“那钧窑还有什么特征呢?”

“钧窑瓷器有很多带有底刻数字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十,这十个数字都有。它们代表的意义,至今还是个谜。”

苏婉轻轻的笑了起来。

“雨欣,你问的还真够仔细的,我的这点库存都倒给你了啊。”

“还没有呢,还有定窑你没有给我讲呢?”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结婚十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39网盘只为原作者苏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苏青并收藏结婚十年最新章节温暖线索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