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七,安国军一万五千人围困延安府,经过五天奋战,炮兵轰开城墙,全歼守军五千余人。是役安国军阵亡二百七十五人,伤三百八十人。

十一月十号,大军陆续收复延长、延川、保安、安塞、安定、绥德,米脂等二十余州县。三十万百姓从鞑子的铁蹄之中挣脱出来,重现光明。

十二月十五日,安国军趁黄河封冻,一举过河,抢占永宁州。吹响了进军山西的号角。同时,洛阳方面安国军攻陷平阳,南北两路大军,对山西已成包围之势!

……

陆续从前方传来了无数的好消息,河南各地都沉浸在了欢喜的气氛之中。顾振华在去年的时候,为了推动新政,办了第一份报纸,叫做《政事纪要》,主要是给屯田政策做说明,同时也刊登大量整顿吏治,惩处贪官,减免税收,鼓励工商的消息。

虽然大明早就有了发达的邸报系统,可是那毕竟只是针对上层,尤其是官宦才能接触得到。而《政事纪要》从一开始就是面向所有人的,语言更加直白,就像是市井说话一般。

还有一项举措,那就是统一使用了简化字。顾振华本以为这个措施会遭到反对,可是结果完全出乎预料,不少文人甚至站出来,公开为简化字叫好。只有一些酸腐守旧的老儒才反对了几声,但是很快就被压下去了。

实际上从汉字诞生以来,就不断的进行简化,要是真想复古,那就该用象形字了!

到了明末,后世的很多简化字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没有正式规范而已。因此民间使用较多,正式文书少了一些。悍明369

但是作为一个能够接受利玛窦,汤若望这些西洋人的开放时代,明朝士人对待文字的简化格外的开明。也只有满清鞑虏。才会为了钳制智慧。掌控读书人,不惜逆时代而动。从一堆故纸堆里找出了那些已经被淘汰掉的文字,当成圭臬。

其实使用简体字还有一大好处,因为纸张还是非常昂贵的,使用笔画众多的繁体字。一页纸也写不了多少内容,简体字大大丰富了信息量,也降低了知识的成本,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当顾振华提出了简化汉字的倡议的时候,方以智等人还帮着他进行了一番煞有介事的考证,认为简化字缘起草书。顺应天道变化,传继圣人绝学,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方以智领衔了二百多位学者。组成了规范简化文字司,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他们已经陆续公布了第一批200个简化字,并且在报纸公文上采用。

顾振华也考虑了一些美观的问题,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让他们稳步往前推。的确字体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悍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39网盘只为原作者青史尽成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史尽成灰并收藏悍明最新章节完本感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