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首次接见外交使团的七名夫人是外国公使们催促和努力的结果。1900年的危难结束之后,宫廷从西安回到北京,太后的态度转变了,她主动地发出了许多接见的邀请,都被接受了。随后我请宫中嫔妃用午餐,她们也还请我。这使宫外的公主福晋和高官夫人与我相互拜访和宴请成为可能。许多情况下,通过我们共同的朋友何德兰太太(她是不少中国上层家庭所接受的内科医生和所钟爱的朋友)从中安排。何德兰太太天生老练,心胸开阔,而且总是乐于成人之美,所以我得以与中国许多贵妇人进行面对面的接触。

——E·H·康格夫人《中国来信》

慈禧太后固然已经去世,但像那些在觐见和燕居时同她接触过的人一样知道些她作为一个女人的生活和个性,也许仍是有趣的事。她对外国习俗吸收得很快。我妻子详详细细地讲起过前后觐见时她餐桌上摆设的不同,很能说明这一点。

“前几回觐见时,有一次引见给太后和皇上的仪式结束之后,我们和宫廷女官们一起前往宴会厅。我们一人由一个格格陪着坐下之后,太后出现了。我们站起来,看她在餐桌顶端坐下,而光绪皇上就站在她左边稍靠后一点。她坐下来后请我们也坐下,但格格、福晋和皇上都仍然站着,他们在太后面前是不能坐的。接着穿长袍的太监们送上了丰盛的中国筵席,而那名侍候太后的太监给她上菜时总是跪着。

“我们吃了一会儿之后,我们领队的问格格福晋们是不是也可以坐下来。慈禧太后先转脸向皇上,说道:‘皇上,坐下吧。’然后向格格福晋们摆摆手,叫她们坐下。她们怯生生、很不舒服地坐在椅子边上,可是对食物一动也不敢动。

“我们交谈时话题多种多样,其中谈到了拳民之乱。有一个外交官夫人戴了枚勋章。慈禧太后注意到了,问这是什么。

“‘陛下,’那人答道,‘这是我国皇帝颁发给我的,因为我在拳民叛乱中负了伤。’”

“慈禧太后双手握住这位夫人的手,泪水盈眶,说道:

“‘那些日子出了这么多麻烦,真叫我怪过意不去的。有段时间拳匪把朝廷也给压下去了,连炮也带进来架到宫墙上。这种事儿不会再有了。’

“餐桌上铺着颜色鲜艳的油布,没有正正规规的桌布和餐巾,我们把一方印度扎染印花大手帕大小的色布当作餐巾用。作为摆设的是大堆的糕和水果,没有鲜花。我说这个是因为后来觐见时这一切全都变了,餐桌上铺了雪白的桌布,放上了最漂亮的鲜花,显得喜气洋洋的。格格福晋和宫廷女官到美国使馆赴康格太太设的午宴之后,情况尤其是这样。这说明即使在餐桌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慈禧与光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39网盘只为原作者何德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何德兰并收藏慈禧与光绪最新章节中国的王公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