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满族女人,慈禧太后能得知事情真相的机会非常少,但她在每个场合都能做到坚持自己的立场,从不被周围的反对力量所压倒。这迥然不同于东方宫闱中那些只会纺纱织布的女子。这现象本身就只有对这位半专制主义中国的统治者身上个人特点的影响也予以充分承认才能解释。

——阿瑟·H·史密斯《动荡中的中国》

康、乾二帝共在位一百二十一年。慈禧像从慈禧摄政之后所采取的政策看来,人们不会不感到她完全明白自己曾经做过咸丰皇帝的妻子、现在是同治皇帝的母亲的这个皇室正在腐烂。她那个朝代统治的二百一十八年之中,有一百二十年是由两位皇帝当政的,曾在位的君主只有七人,与整个中国历史上相同时间内出现的君主人数比是最少的。这两位皇帝,第二代的康熙和第四代的乾隆,每人在位六十年①。如果不把慈禧当政的最后六年算在内,这一百二十年是大清朝最辉煌的时期,号称“康乾盛世”。剩下的九十八年中有五位统治者起起落落,在性格和体格上一个比一个弱。等到她儿子同治死亡,这个朝代就连个直接继承人也没有了。

①康熙帝在位时间为六十一年,作者所记有误。

皇室的腐烂、外国的蚕食,再加上汉人对满族统治的反抗,使慈禧太后意识到如想保住她的人民和这个朝代,必须要由一只比她丈夫有力的手来掌舵。在中国传教十三年的丹比上校说:“可以强调,慈禧太后是满族人中第一个懂得中外关系问题,以及运用这种关系来增强王朝力量、推进物质进步的人。”她摄政时幸运地得到了恭亲王的合作。恭亲王长得英俊,身材修长,体态庄严,是乾隆以后皇室中所出现的最伟大的政治家。

恭亲王像这里就显示出慈禧太后作为统治者的主要特点。她能从成千上万、不管是进步还是保守的中国官员中挑选最杰出的政治家、最聪明的顾问、最安全的领导人以及最好的向导。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恭亲王是中国首都除紫禁城之外的的首要人物。他二十六岁时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那时他参与对一位未能履行其说服额尔金勋爵及其战舰1858年退出天津的诺言的军机大臣的审判。第二年他进入管理“夷狄”事务的理藩院。再过一年当朝廷逃跑之后,他被留在北京同已占领了北京的英国和法国人商订和平条约。杰尔士教授说:“在那种棘手的情况下,恭亲王的老练机智嬴得了他的对手们的钦佩。”当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刚成立时,恭亲王就成了它的第一任长官,这一职务他连任多年。

我们已经看到,他在他的兄长咸丰死后靠智谋成功地推翻了僭越的摄政班子。他与慈禧太后一起将她年幼的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慈禧与光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39网盘只为原作者何德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何德兰并收藏慈禧与光绪最新章节中国的王公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