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

童年,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会留下痕迹。对于有些人来说,这种痕迹是刻骨铭心的,即使长大后许多年都挥之不去。他们不得不把它写下来,在重逢中完成告别仪式。

在写《窗边的小豆豆》(又译作《窗边的小姑娘》)时,黑柳彻子(1932-)已经将近50岁。她此时已经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广播女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日本家喻户晓。她应邀为一份女性杂志写连载文章,结果写下来的却是她上小学时的一段童年往事。这段童年故事于1981年正式出版后,立刻在日本引起轰动,当年就销售了380万册,此后一直畅销不衰,创下了日本出版史上的最高纪录。它还被陆续翻译成33种不同的语言,在全世界广泛传播。黑柳彻子本人因此于1984年,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任命为继著名国际影星奥黛莉·赫本之后第7位、亚洲历史上第一位亲善大使,足迹遍及亚非各国。

这本书在日本出版后第二年就被翻译引进到国内,先后至少有八种译本在国内广为流传,其他的译名还有《爱的教育:小彻的学校生活》、《窗旁的小豆豆》、《窗边的阿彻》、《冬冬的学校生活》、《窗旁的小桃桃》等。它的魅力也征服了许多中国的孩子和大人。它是那种值得人终身阅读的、可以经常给予人生活的力量和勇气的读物,也被不少人奉为儿童教育的经典教科书。至少我本人就是这样看待它的。

为什么一个人的小学生活故事会有如此的魅力呢?你必须读过才知道。

故事大约发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的东京。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后期,整个世界到处弥漫着战火、苦难和仇恨,作为侵略方的日本,也正在将这一切引向自己的本土。在这个时候的彻子,我们就叫她小豆豆吧,刚刚上小学不久,她幼嫩的心灵却沉浸在一片纯净的世界里……

在一般老师的眼中,豆豆是一个古怪的孩子,她有太强的好奇心,从来不能规规矩矩地坐在课堂上。她喜欢听打开课桌的“叭哒叭哒”声,就不停地打开、关上、又打开、又关上,反复不停。同学们都在安静上课,她却站到窗边和外面的艺人聊天,等到艺人离开后,又和屋檐下的燕子“谈心”。老师的耐心已经达到了极限,只能通知家长来,把豆豆开除了。

妈妈听说有一间专收特殊学生的学校巴学园,便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带豆豆去报名。这间学校的确很特别,教室是设在废弃的有轨电车里的,豆豆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它。校长是一个和蔼的老师——小林宗作先生,他提出要和豆豆谈谈,请妈妈回去。豆豆在校长面前打开了话匣子,她不停地说呀说,校长先生饶有趣味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139网盘只为原作者阿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阿甲并收藏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最新章节漫画故事(4)